在运输车辆上安装卫星定位装置,如 GPS 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设备。这些设备能够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、行驶速度、行驶方向等信息,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。监控中心可以通过专门的监控软件或平台,对车辆的运行轨迹进行实时跟踪和显示,以便随时掌握车辆的动态。例如,郑州海关依托远程实时监管系统,动态监控 TIR 车辆运输轨迹,确保货物全流程可追溯、各环节衔接顺畅7。
电子关封监控:
TIR 运输采用电子关封技术,海关在车辆出发时对货物施加电子关封,关封中包含货物的详细信息、运输路线、预计到达时间等。在运输过程中,各国海关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,实时获取车辆的电子关封信息,对货物进行监控和查验。一旦电子关封被非法开启或破坏,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,以便相关部门及时处理。
建立统一的 TIR 跨境运输数据信息平台,整合车辆、货物、海关、运输企业等各方面的信息。运输企业在平台上申报货物信息、运输计划等,海关可以在平台上审核和批准申报信息,并对运输过程进行监控。平台还可以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,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,提高监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:
中国海关与其他 TIR 公约缔约国的海关加强合作,建立信息共享机制。各国海关之间定期交换 TIR 运输车辆的信息、通关情况、监管经验等,以便共同对跨境运输进行监控和管理。例如,满洲里海关加强关际配合,动态掌握车辆到达口岸时间、装载货物、始发地及目的地等信息,确保 TIR 车辆到达后办理通关手续 “即到即办”,进出境车辆 “随到随放”2。